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一“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增长变成创新和消费驱动增长,这意味着靠经济高增长拉动钢材需求高增长、钢贸高盈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钢铁贸易业应抛弃依赖国家大规模经济刺激、拉动钢材市场好转而大把赚钱的幻想,保持一颗平常心,立足自身找出路,转型创新求发展。
这些新情况和新现象主要体现在几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钢贸企业经营策略的转变。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增长变成创新和消费驱动增长,那么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将会减缓,而第三产业及惠民生方面发展和投入将会加快和增长,由此带来的钢材需求结构的变化,目前这种变化已经见端倪,且日趋清晰。如钢材市场出现的“长强板弱”现象,螺纹钢、线材、盘螺等建筑业用的长材产品交易较为活跃,一度价格上涨;而冷热板、中厚板等板材产品则相对滞销,价格震荡回落,甚至出现普板价格低于螺纹钢价格的反常现象,钢厂亦“重长轻板”,有的厂家将产能向长材倾斜。针对钢材需求结构的变化,一些钢贸企业对产品的经营结构进行调整,重点经营国家惠民工程所需的钢材。有家钢贸商将经营板材转向经营型材和长材,专门为棚房改造工程提供长材,为建筑钢结构制造业提供型材,今年还注册新成立以经营型材为主的贸易分公司,已有几万吨型材在住宅工程上得到应用,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该公司总经理说,当前我国棚房改造和新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是一个“新常态”,将营造一个巨大的钢材市场,而这一市场的主导产品就是长材和型材,前景广阔。这就是“新常态”下的钢材需求结构变化的一个新特点。
二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新常态”,钢贸企业的经营区域的转变。时下,钢贸商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区域发展十分关注和重视,以其变化作为自身钢材贸易的定位,进行调整。如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促进重点区域投资,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区域一体化建设。再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东北经济发展,要注重发挥东北自身优势,要做强装备制造业,抓住高铁、核电、特高压等重大项目建设契机,促进技术、产品创新,推动“东北装备”走向世界。这些我国经济区域性发展重点的变化,将营造钢材需求的大市场。根据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人民币。规划要求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突破口,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基地。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有远见的钢贸商将企业转型创新的重点瞄准这些区域的产业,将经营重点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一些经营者分析,国内的重型卡车、工程机械产业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零部件企业集中在华东地区,根据这一特点,钢贸商的经营区域实施转移,以其自身的经营灵活、物流加工配套、融资服务等优势,根据这些区域和产业的钢材需求,开辟新的市场,拓展新的销售渠道,这是当前钢贸流通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
三是大胆“走出去”,在国外建钢厂,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实现钢贸企业的转型创新发展。上海有家钢贸企业总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自己公司这些年在国外建钢厂、卖钢材所取得的业绩感到很欣慰。原来,这家钢贸企业投资近亿元,在南非建立一家钢厂,专门生产螺纹钢,生产的主要为当地住宅建设所需的小规格热轧螺纹钢筋,成为当的抢手货。该公司派出了40多名技术、管理人员,在当地招聘200多名工人,用当地的废钢资源,在当地炼钢、轧钢,在当地销售,生意十分兴隆,效益显著,目前的投资已经收回一大半,准备扩建规模,搞二期、三期工程,将生产规模扩大10倍以上,以满足该国住宅建设的用钢需求。与此同时,该钢贸公司将当地的可可、咖啡、香蕉、木材等产品输入到国内,实施“主营钢材、多元经营”的发展战略。如今该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以国内、国际产品加工、贸易多元化发展的钢铁贸易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大宗贸易、物流运输、加工制造等多领域;营销网络遍布华东、华北、华中地区及非洲西部的国际市场,列入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上海民营企业100强、上海企业100强行列。
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与我公司服务人员联络(咨询热线:0769-82621066全国统一热线:400-699-1286),以获得更多的有关模具钢材行业资讯、模具价格行情、模具制造、模具设计、模具钢材、高速钢、不锈钢、铜、铝、合金结构钢的选择、应用及库存等相关资料。
『版权所有,转载或引用请注明链接和出处』